康养故事⑪丨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在康养中心
安奶奶退休前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总会计师,4年前开始出现了记忆力减退的症状,爱忘事,起初并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直到后来病情逐渐加重,被家人陪同前往医院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于是大儿子吴先生开始花大量时间在母亲身边陪伴照顾。随着安奶奶病情逐渐加重,吴先生渐渐力不从心,前前后后请的好几个住家保姆,都被安奶奶赶走了,吴先生只得自己硬撑着,每天除了张罗一日三餐还要清洗晾晒一堆老母亲的裤子、被褥,最担心的还是怕一个没看住老母亲就打开房门自己跑出去再走丢了。几年下来,吴先生身心俱疲,感觉自己也快要被拖垮了。经全家商议后决定让母亲接受更专业优质的医学治疗和生活照护,之后全家人开始到处考察养老机构,包括星级很高、排名靠前、收费很贵的……可看完都不甚满意,最后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广华医院康养中心。
安奶奶刚入住时测评结果不甚理想,记忆力减退,语言功能减退,不能完整地表达,语不成句,连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女儿的名字也不记得了。经过广华医院特聘专家、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肖劲松教授的精心治疗,加上医护团队的专业护理,安奶奶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医护人员每天陪安奶奶聊天,帮助她恢复语言功能,现在安奶奶不仅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甚至可以说出整段的话,也基本可以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吴先生看到母亲的变化也欣慰地说,发现老妈住过来后整体的精神状态比在家的时候要好太多了,之前老妈在家时多数时间待在自己房间里,没有什么交流的欲望。现在每天那么多医护人员围着老妈叫奶奶,陪她聊天拉家常,还有其他的老人家和她作伴、交流,对她都是良性的刺激,看到老妈现在的状态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 安奶奶和同住在康养中心的胡奶奶聊天
现在的安奶奶乐于表达,不仅爱和医护人员聊天,还爱和其他长者聊家常甚至串门,最爱的还是唱歌跳舞,成了康养中心名副其实的舞王!天气好的时候,护工还会陪着奶奶到一楼院子里晒晒太阳,看看花瞧瞧树。
其实,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或部分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孝顺的方式不一定是把父母留在身边伺候,且不论多数有这样父母的子女自己也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体力和专业的护理技能不够,单是父母的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就很难满足。以安奶奶为例,除了照顾好生活起居,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更重要的是身边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根据其每天的日常行为、思维表达的准确性等指标来有针对性地治疗并进行阶段性的药物调整,仅有孝心是远远不够的。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人们对老年生活的美好愿景,对于家有特殊需求的长者,社会化养老,“医养结合,养生并重”的服务模式,全天候24小时温暖、体贴、优质的专业护理服务和强有力的医疗支持,才不失为最优的选择方案。
